在该研究中,这个结合视觉编码器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多模态生成式AI助手PathChat的核心组件包括:
-
视觉编码器:预训练于超过100万张病理学图像,以提取高维图像特征。
-
多模态投影模块:将视觉特征映射到LLM的嵌入空间,使得视觉和语言信息可以结合处理。
-
大型语言模型(LLM):使用13亿参数的Llama 2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指令并生成响应。
研究方法与数据集
为训练和评估PathChat,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456,916条指令的数据集,其中包括999,202次问答回合。数据集来源多样,涵盖了图像说明、PubMed开放获取文章、病理学病例报告和全视野图像的兴趣区域。
此外,研究团队还创建了一个高质量的病理学问答基准(PathQABench),包括从多家医院收集的105例全视野图像。评估方法包括多选诊断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分别测试PathChat在病理图像分析和临床背景结合诊断中的表现。
主要结果
-
多选诊断问题表现:
-
无临床背景下:PathChat在多选诊断问题中表现优异,准确率达78.1%,显著高于LLaVA 1.5和LLaVA-Med(分别提高52.4%和63.8%,p < 0.001)。
-
有临床背景下:结合临床背景后,PathChat的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至89.5%,相较于无临床背景提高了11.4%。
-
开放性问题回答表现:
-
PathChat在开放性问题回答中生成的响应被专家评估为更准确和更受欢迎。相较于GPT4V,PathChat在回答病理学相关复杂问题时表现更佳。
-
在“显微镜检查”和“诊断”类别的问题中,PathChat的准确率分别为73.3%和78.5%,显著高于GPT4V的22.8%和31.6%(p < 0.001)。
-
专家评估:
-
专家评估显示,PathChat在多项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其他多模态语言模型,包括LLaVA 1.5和LLaVA-Med。在“显微镜检查”和“诊断”类别中,PathChat的表现尤其突出。
编者按: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医学助手进入到临床已经成为必然。
PathChat作为一个多模态生成式AI助手,展示了其在病理学领域的巨大潜力。通过结合视觉和语言输入,该助手不仅在诊断准确性上表现出色,还在病理学教育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临床应用:
-
PathChat能够辅助病理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并减少误诊风险。其结合视觉和语言的能力使其在处理复杂病例时尤为有效。
-
该AI助手还可用于医学教育,为病理学培训提供专家级指导,缩小区域医疗差距。
-
但目前就讨论AI医生替代病理科医生尚早。之前在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工作的Dr. Meng认为,90%的准确率仍然太低了。病理学研究员 Lou Vaickus 亦表示,目前仍无法依赖AI助手的诊断。
科研启发:
-
PathChat展示了多模态生成式AI在病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模型,如通过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降低错误生成。
-
未来的研究方向还包括支持输入整张全视野图像(WSI),提高在诊断边界性病变时的实用性。
-
AI助手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也提出了重要而未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阶段如何利用AI助手,未来如何让AI助手的准确率超过病理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