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A2A的野心:AI Agent全球大一统
上一篇文章刚刚初步介绍了一下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我本人还在学习MCP的时候,就发现Google放大招,推出了A2A(Agent2Agent)技术。 今天我们来跟上时代,研究A2A 一. 简介: A2A是谷歌主导开发的开放协议,旨在实现不同厂商、框架的AI Agent(智能体)之间的标准化通信与协作,解决智能体生态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之前文章类比MCP是“…- 0
- 0
-
我对扣子空间与Manus的产品的思考
软件工程师罗小东,拥有多年架构和平台设计经验,目前专注于平台与新技术的融合研究。 背景 针对于刚出的扣子空间临时整理的笔记,同样,此只针对于AIP多Agent平台的升级阐述,临时笔记,略有口语化。 前期一篇手稿《我对多Agent平台的进一步升级和落地范式》刚出了一版本范式论,如果说Manus是一个引子(还不成熟),但是扣子空间的出现,将多Agent协作的思路做好了定调方向,明确了多Agent协作的…- 2
- 0
-
大概念模型(Large Concept Models)会取代提示工程吗?
LLMs性能的充分发挥往往依赖于精心设计的提示,这也促使提示工程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与此同时,大概念模型(LCMs)开始崭露头角,这类模型旨在理解抽象、高层次的概念和用户意图,这一创新引发了人们对于提示工程未来命运的思考:大概念模型会取代提示工程吗?一、提示工程剖析1.1 提示的关键作用提示在大语言模型的运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引导模型输出符合用户期望内容的输入信息。在简单任务场景下,…- 4
- 0
-
MCP很好,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智能体安全框架可以解决
前阵子,Anthropic 提出的 MCP 引发了大量关注。它常被形容为“AI 智能体领域的 USB-C”,因为 MCP 承诺将标准化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方式。 这个理念非常直观:通过一个通用接口连接不同的 AI 智能体和工具,让它们可以共享记忆,在不同任务中复用功能。不需要粘合代码(glue code),也不需要 RAG(检索增强生成)。只需“插上” —— 它们就能协同工作。 这令人兴奋,因为它将 …- 2
- 0
-
赛博中医大师已经开始为你把脉了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无需8年中医培养、只需每天吃几度电的赛博中医大师已经开始为你把脉了。挂号前,有AI医生分诊;看诊中,2到3秒就能拿到自动生成病历文书…… 这是中医界“协和”广安门医院近期发布的“广医·岐智”大模型的功能。作为国内第一个本地化部署“算力、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的尝试,这一大模型的发布被认为是AI在中医领域应用的升级。根…- 0
- 0
-
AIGC应用必坑指南与落地实战方法论
今天,我有幸在上海的TGO活动中,与大家分享了一个重要主题——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落地的“避坑指南”。自2023年以来,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力不断突破,应用场景也愈加丰富。特别是在2025年初,DeepSeek等更具创新性的大模型问世,更是激发了众多企业加大投入,积极探索AIGC技术的落地场景。自从2023年中开始大规模探索AIGC的落地过程,自然是积攒了很多的踩坑经验,今天也跟大家分…- 0
- 0
-
「合成用户」进化:基于访谈生成的 1000 个 虚拟用户,能产出洞察吗
利用大模型生成模拟用户,然后再基于对这些模拟用户的访谈,来写一个真正的用户研究报告,可行吗? 对于专业的用户洞察人员来说,这个很难接受。再怎么说,他也不是真人,对吧。所以在情感上先不接受。 「他能模拟几个用户啊,够用吗?」这是对数量的质疑。 「他模拟的用户真吗?是真人的反应吗?跟真人的差别有多大?」这是对模拟质量的质疑。 对于情感上的质疑。咱们看一下隔壁技术行业。「合成数据」已经应用在各个行业里了…- 1
- 0
-
扣子空间火了,是国产通用 agent 一个好的开始,比 manus 还差不少
昨天晚上,扣子空间开始公开内测。一时间冲入好多人,服务器也被干爆了。 在即刻上搞到了一个邀请码,试用了一下,整体感觉是,这是国内首个多 Agent 的类 Manus 工具,是个好的开始,但生成质量还差不少。 进入首页,一眼看到了“用户研究专家”的 agent。想必这个产品还有字节的用研们的参与。 点开,里边有四个功能: 问卷数据分析 访谈纪要总结 调研问卷生成 访谈提纲生成 确实是用研的主要工作内…- 0
- 0
-
微软偷偷上线一款MCP神器,可让Office文件秒变Markdown!
刚刚,微软悄咪咪上线了一个MCP服务器 这玩意专门用来把Office文件(PPT、Word、Excel) 一键转成Markdown格式! 这对AI 工具链来说简直不要太香! 你可能要问, 这个叫markitdown-mcp的工具 到底是个啥? 有啥用? 值得这么激动? 先看看官方README 你别说,这玩意是挺有点儿意思! 基本上就是个轻量级STDIO和SSE的MCP服务器 只暴露了一个工具:co…- 1
- 0
-
行业必读丨OpenAI 最新报告:构建 Agents 最佳实践
OpenAI 最近发布了三份针对企业客户的研究报告,本次挑选了其中的「A Practical guide to building AI Agents」一篇进行了翻译。除非已经是 Agent 资深开发大佬,否则强烈建议 AI 行业的大家都来读一下这篇报告。Agent 和 Workflow 的区别和分别的使用场景?什么时候用单智能体系统,什么时候用多智能体系统?简单代码如何实现各类功能?多智能体系统有…- 0
- 0
-
Exa:给 AI Agent 的 “Bing API”
Agentic AI 的 3 要素是:tool use,memory 和 context,围绕这三个场景会出现 agent-native Infra 的机会。Agent 所获取到的信息质量是 agent 推理的起点,虽然 LLM 带来了 perplexity 为代表的 AI answer engine,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的体验,但这些产品仍旧面向的是人类用户,产品逻辑是围绕人类行为设计的…- 2
- 0
-
Chrome过时了,AI Agent需要自己的浏览器。
嘿,大家好!这里是一个专注于前沿AI和智能体的频道~前几天,看到genspark的Super Agent达到了千万美元ARR,刷新了AI产品的最快记录的新闻。AI Agents 正在被大家们所认可。 今天给家人们聊聊,AI Agent时代的AI原生浏览器。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无论是 OpenAI 还是谷歌,又或者Manus这些,都在让 AI Agent 具备浏览和操作网页的能力。Agent 们要完…- 1
- 0
-
n8n + mcp王炸组合:5个节点轻松搭建一个AI工作流
最近比较火热的AI话题离不开MCP,MCP协议为大模型提供了访问外部数据与工具的统一接口。各大云厂商腾讯云和阿里百炼也都纷纷接入了MCP。MCP就像给大模型接入了一个多功能插槽即插即用。对于大模型来说只有万能插座也无法发挥出价值,就像一个大功率的发动机只用来充个电,能把大模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还是需要通过AI工作流。今天为大家分享实际操作一下MCP加工作流的应用场景。 什么是N8N&n…- 1
- 0
-
火山引擎OS Agent解决方案、豆包1.5·UI-TARS模型发布
从 “被动响应指令” 迈向 “主动规划执行”,随着 Agentic AI 技术的飞速演进,一个以 “自主决策、全流程自动化” 为特征的智能时代正加速到来。4月17日,火山引擎发布 OS Agent 解决方案、GUI Agent 大模型 —— 豆包1.5·UI-TARS 模型,为企业和个人打造专属的通用 Agent 提供技术底座。火山引擎 OS Agent 解决方案,可依据用户的提示词,跨场景唤起并…- 1
- 0
-
前沿导读 | 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出行行为模拟
概念和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日常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其空间分布范围也日益扩大。理解和预测人们的出行行为规律,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是出行行为?出行行为 (Travel Behavior) 是指“人们在空间上的活动与交通方式选择”,包括他们“何时”“为何”出行、“去哪里”“怎么去”“去了几次”等方面[1]。这类研究往往依赖出行调查数据、时空活动数据…- 1
- 0
-
AI 重要概念科普与热门技术解析
AI时代已经扑面而来,普通人如果对相关概念还不甚了解的话,未来可能要活在与AI竞争的世界里。举个简单例子,AI会把人类的优秀诗歌直接吸收再给出一个至少80到90分输出,这直接拉高了此类文字输出的水平下限,其他行业同样如此。庆幸的是,人类还是拥有感知世界的能力(未来的具身智能也将是这个方向),这是AI目前所不具备的。人类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掌握AI的技术应用及其原理,让AI服务于人,而不是被AI反…- 2
- 0
-
我对于AI领域商业模式的思考
上个月,华为发布了自家首款纯原生的鸿蒙折叠屏手机Pura X,并搭载了基于全新心理大模型的鸿蒙AI。这款鸿蒙AI会根据用户的语音输入感知情绪,并自适应调整输出的语音,让它更拟人。 在我看来,这种拟人的AI产品,是接下来AI产品的一个迭代方向。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基于下面几个事件:1、最初各家公司的大模型,本质上都是Chatbot,即聊天机器人,区别仅在于性能和参数量的不同。至于其他方面,…- 1
- 0
-
大模型落地的六大核心模式总览
01 为什么需要重新定义大模型落地范式?1.1 行业痛点:大模型落地的三重困境1.1.1 成本黑洞:算力军备竞赛的不可持续性千亿参数模型的训练需要数千张GPU并行运算,单次训练成本超千万美元(如GPT-4训练成本约1.3亿美元)中小企业部署成本过高:某零售企业自建客服大模型需投入200万GPU资源,最终因ROI不足放弃项目1.1.2 场景迷雾:通用模型与垂直…- 1
- 0
-
Agent 要被吃进大模型了
今天凌晨,奥特曼突然发文宣布推出自家最新的 o 系列模型:满血版 o3 和 o4-mini,同时表示这两款模型都可以自由调用 ChatGPT 里的各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图像生成、图像分析、文件解释、网络搜索、Python。总的来说,就是比前一代的性能更强而且价格更低。消息一出,马上就有网友晒出了两个模型的“小球测试”结果,并配文:“这确实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好的测试结果了。”也有网友晒出了满血版 o…- 1
- 0
-
OpenAI:发布 Codex 与收购 Windsurf
OpenAI 发布了 Codex——一个基于终端的 AI 编程 Agent,大多数人没法儿用,即使你已经掌握了 Cursor/Windsurf。收购 Windsurf 据说是一个谣传,但不能说 OpenAI 不想。TA 很想,但是也要面子。OpenAI 是很矛盾的,自己作为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价值却被别人攫走了——多郁闷。AI Coding 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通向 AGI 最确定的路…- 2
- 0
-
布局“记忆”:AI厂商暗战个性化赛道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7日,OpenAI推出了功能强大的推理模型o3和轻量级但高效的o4-mini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模型发布与ChatGPT记忆和搜索策略的更新同步进行,旨在利用用户对话历史,实现更个性化和实用的搜索查询 。这种同步发布并非偶然,它体现了OpenAI致力于通过结合先进的推理能力和个性化的上下文理解来提升整体用户体验的战略意图 。OpenAI此举的背景是,大…- 1
- 0
-
一口气讲清楚:LLM、MCP、EMB
在很多介绍AI的文章中,会频繁出现一些名词,比如LLM、MCP、EMB。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背后的技术原理又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这篇文章,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作用是什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AI。一、LLM: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全称为(Large Language Model),即大型语言模型。它指的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基…- 1
- 0
-
不是 GPT-5,却可能更关键的一步
会聊天的 AI,我们已经见多了。能干实事的 AI,才刚刚开始登场。昨晚,OpenAI 一口气发布两款新模型:o3 和 o4-mini,没有等 GPT-5,没有开发布会,更没有宣传大模型参数。它们的重点不是“更强”,而是“更能干”。这次更新的信号很明确:AI,不再只是回答你,而是能理解问题 → 分析路径 → 自选工具 → 自己动手。AI 正在从“陪聊型选手”,转向“动手型搭子”。…- 1
- 0
-
AIGC: 性能透视黑科技:一键解析,图文全呈现
性能分析工具代码解析报告 背景• 上次实现了 通过编写脚本的功能来测试 大模型脚本,基于前脚本的完善,读取Excel的数据来生成分析图表• 该工具主要实现了性能数据的加载、分析、可视化和报告生成等核心功能• 核心目标是帮助评估和分析大语言模型在不同测试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第1部分:工具架构设计核心类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方式,通过 性能分析脚本 类封装所有功能实现数据加载、指标计算、可…- 1
- 0
❯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