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还在惊叹ChatGPT的智能时,OpenAI内部正经历一场“大地震”:后训练研究副总裁William Fedus宣布离职创业,而他的前任Barret Zoph等人已在半年前集体出走。

更耐人寻味的是,OpenAI非但没有阻拦,反而选择投资支持——这背后,是否暗藏AI巨头向“孵化器”转型的野心?
一、天才物理学家出走:从ChatGPT到AI材料科学
1. Fedus的“跨界转身”
这位曾深度参与ChatGPT、o1/o3模型开发的AI大神,选择了一条令人意外的道路:
- 新赛道
创立AI材料科学公司,聚焦“AI for Science”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 - OpenAI态度
官方明确表示“将投资并与新公司合作”,堪称“史上最友好离职”。

背景揭秘:
-
Fedus本科毕业于MIT物理学系,博士师从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研究方向为强化学习生成模型; -
在谷歌大脑期间,他主导开发了首个基于RL的文本生成模型,为ChatGPT奠定技术基础; -
加入OpenAI后,他带队攻克o1系列模型的后训练难题,让AI推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 OpenAI的“人才黑洞”
Fedus的离职并非孤例:
- CTO Mira带队出逃
2024年10月,OpenAI CTO Mira Murati携数十名核心工程师创办新公司,被曝“几乎掏空OpenAI硬件团队”; - Zoph时代终结
前研发副总裁Barret Zoph离职后创办AI芯片公司,直接对标英伟达; - 元老级流失
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逐渐淡出,CEO奥特曼被指“重产品轻研发”。
行业震动:
-
人才流向呈现“OpenAI系创业潮”,初创企业估值普遍超10亿美元; -
硅谷风投直言:“OpenAI正在批量生产AI独角兽,就像YC孵化器一样。”
二、OpenAI的“阳谋”:从实验室到资本游戏
1. “放养”离职高管,构建生态帝国
OpenAI对人才流失的“纵容”,实则暗藏深意:
- 战略投资
通过参股离职高管创立的公司,将技术成果反哺自身生态; - 资源置换
利用OpenAI的品牌效应为初创企业背书,换取股权收益; - 风险分散
避免核心技术过度集中,降低单一模型研发的系统性风险。
典型案例:
-
Fedus的新公司将获得OpenAI技术授权,加速AI材料科学的商业化落地; -
Mira的硬件团队正在研发新型AI芯片,未来或与OpenAI的云计算业务深度绑定。
2. 奥特曼的“资本局”
CEO奥特曼的野心远不止于AI研发:
- IPO倒计时
近期传出OpenAI秘密筹备上市,估值已突破3000亿美元; - 业务多元化
推出GPTs商店、企业级API,甚至涉足机器人领域; - 全球化扩张
在印度组建千人团队,目标三年内占领亚洲AI市场。
争议焦点:
-
投资者质疑OpenAI偏离“非营利初心”,过度商业化或导致技术创新停滞; -
开发者社区担忧闭源趋势加剧,中小团队难以与大厂抗衡。
三、AI世界的“权力重构”:中国玩家的机遇与挑战
1. OpenAI系创业者的中国对手
Fedus的离职创业,恰逢中国AI产业爆发期:
- 高校派崛起
清华、中科院团队接连攻克AI4S关键技术,论文数量跃居全球前三; - 企业派发力
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加速迭代,对标英伟达H100; - 开源生态崛起
通义千问QwQ-32B登顶LiveBench榜单,开发者数量超越Meta Llama。
2. 中国AI的“非对称优势”
面对OpenAI的资本碾压,中国团队另辟蹊径:
- 政策红利
国家发改委明确支持“AI+制造业”融合,地方政府砸千亿补贴; - 场景优势
14亿人口的数据红利,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需求迫切; - 开源生态
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开源模型覆盖全模态,成本仅为GPT-4的1/50。
专家观点:
-
清华大学张钹院士:“中国AI应聚焦垂直领域突破,避免与OpenAI在通用大模型上硬碰硬。” -
创投机构合伙人:“OpenAI系创业者擅长技术颠覆,中国企业更懂商业化落地。”
四、未来已来:AI世界的“双轨制”竞争
1. 美国:OpenAI引领的“资本+技术”闭环
- 研发模式
顶级高校人才涌入大厂,技术突破迅速转化为产品; - 资本运作
OpenAI式孵化器催生AI独角兽集群,估值泡沫隐现; - 风险警示
过度商业化或导致技术失控,OpenAI已遭欧盟反垄断调查。
2. 中国:举国体制下的“场景驱动”突围
- 政策驱动
新基建、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为AI铺路;
- 产业融合
比亚迪超级快充、小米音频推理等应用刷新世界纪录; - 开源革命
通义千问生态汇聚10万开发者,正在改写全球AI话语权。
五、结语:人类的未来,属于“可控的创造力”
当OpenAI高管化身“连续创业者”,当中国AI军团攻城略地,这场全球AI竞赛早已超越技术范畴,演变为制度创新与生态构建的综合较量。
正如Fedus在离职声明中所言:“AI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